接前篇 第一章 第二回
长篇纪实文学|『司法大套利之苏宁拖欠案纪实录』(十三)
长篇纪实文学|『司法大套利之苏宁拖欠案纪实录』(十四)
长篇纪实文学|『司法大套利之苏宁拖欠案纪实录』(十五)
长篇纪实文学|『司法大套利之苏宁拖欠案纪实录』(十六)
长篇纪实文学|『司法大套利之苏宁拖欠案纪实录』(十七)
(十八)
2021年11月22日,中城院要案中心庄老师办公室。
“喂,请问你们是中城院要案中心吗?”
“是的,您哪位?”
“我是江苏省国资基金的,我们投了苏宁,但对内部的真实债务情况不够了解,看你们在搞案件论证会,想了解一下情况。”
展开剩余84%庄老师就把目前掌握到的商票大面积逾期,粗略估计几十亿以上的情况和对方说了,对方想旁听一下第三期案件论证会,不过只能以匿名方式。庄老师要了姓名和联系方式,事后也对其进行了身份验证,又和领导进行了汇报,同意让其以匿名身份参会。
让庄老师他们吃惊的是,江苏国资投了苏宁易购,对其真实债务情况竟然不知情,或者仅限于少数高层知情。那这里面的黑洞到底有多大呢?苏宁易购到底有没有钱了呢?为什么江苏省政法系统对苏宁易购拖欠中小微供应商货款的案子进行特殊照顾?
在李向风看来,苏宁易购肯定是没有钱了,早就构成破产清算的法定实质条件了,之所以不让破产,之所以政府对苏宁案件特殊处理,真正的原因是政府要对国资投入进行特殊保护,把自己的钱看起来,管起来,否则哪个领导能承担国资流失之责呢?但这就涉及到本案一个重要的矛盾,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不应该一体平等保护,一体平等承担风险吗?国资投入100亿是钱,那么拖欠民营企业的300亿是不是钱呢?李向风理解这点,理解江苏省政府纾困苏宁的努力,所以一直把握工作的力道,在每一个取得关键性胜利的节点上,都没有乘胜追击,甚至协助政府善后。只是苏宁没有理解这点,这是后话。
那么江苏国资又是怎么样被苏宁深度绑定的呢?2020年下半年苏宁出现财务危机,在社会层面没有公开,但苏宁自己很清楚,他们就是在这个时候拉江苏国资下场。
2021年3月,江苏省国资、南京市政府与苏宁签署了组建新零售发展基金(概念起的多好?)的框架协议,打着发挥苏宁现代商贸流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国资、民资资源互补的旗号,新零售基金于2021年5月28日成立,注册资金35亿元,股东包括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高投管理资产有限公司。6月2日,该基金与苏宁易购的股东苏宁电器集团(就是2025年5月被法院裁定破产重组的这家)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受让苏宁集团所持苏宁易购5.59%的股份,转让款为31.82亿元。这个协议还签署了回购协议,实控人张近东需在2022年4月1日前进行回购(想都不用想,怎么会回购呢?)。
后面还有第二期,由江苏省、南京市国资牵头,联合华泰证券、阿里、小米、海尔、美的、TCL等产业投资人,成立了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总规模88.3亿元,2021年7月5日,张近东及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苏宁电器集团、西藏信托将所持苏宁易购上市公司16.96%的股份转让给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此时,江苏省和南京市方面承诺协调省内金融机构对苏宁易购恢复授信到一定水平,支持苏宁易购应对流动性问题。
8月,在当时国家银保监会的协调下,苏宁易购联合授信委员会在南京成立,由建设银行牵头,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12家银行参与,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6家银行,率先为苏宁易购新增105亿元授信,补充了苏宁流动性。授信委员会还有个作用,12家银行承诺不会单独向苏宁易购追索到期债权,贷款到期后进行展期。这个到期债权,也就是金融违约债务,有200亿左右。
也就国资入场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加密传真的方式向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将苏宁易购集团所涉债务风险案件指定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的通知》。无论是最高院的集中管辖通知,还是国家银保监会授信委员会的设立,都不是苏宁易购一家企业能够协调的了的,也不是南京市政府能够协调的了的,江苏省主要负责同志对此“功不可没”。
早在2020年12月份,时任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的张敬华就带队到苏宁总部调研,发言称“苏宁作为南京成长起来的本土龙头民营企业,30年来辛勤耕耘、开拓进取,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民营企业树立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标杆。”疑为国资入场进行铺垫。
2021年7月29日,省委副书记张敬华在南京会见了苏宁易购新任董事长黄明端一行,强调“苏宁易购是江苏重要民营企业,长期以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江苏省、南京市将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大力支持苏宁易购战略重组,全力服务企业优化升级,着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月1日晚8点,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张敬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2年5月31日,中纪委公布的调查结论有“政绩观偏差,为谋求个人进步搞经济数据造假,违规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丧失纪法底线,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2023年11月21日,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张敬华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张敬华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万元。补充一句,张敬华,江苏泰州人,大家不要忘了,那位签字批条子调查李向风的清华史上任期最短王校长,也是江苏泰州人,还有很多参与这个案子的重要势力,都是江苏泰州人。甚至出头攻击中城院要案中心法律资质的律师事务所,都来自泰州。李向风根据各种迹象判断,在苏宁易购违约拖欠中小微企业货款的案子上,有一个泰州帮存在,他们在以一种不易觉察的方式协调着各种立场、配合行动,当然这是一种并不光彩的存在。当然,这也仅仅是推测,并无实据。
很多人说,江苏国资投进来的110亿是支付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老股,钱都付给了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怎么会给苏宁易购带来现金流呢?李向风推断,这110一个亿和股权转让款,和105亿元银行新增授信之间,一定是建立了关系,最可能的方式是,110亿张氏家族并没有拿走,而是放在银行账户中为银行105亿贷款提供了担保。这种结构化处理既可以实现张近东转让大比例股份,甩掉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包袱,又能为苏宁易购带来对应资金。只不过这个钱,归根结底是江苏省国资的钱,所以政府得管起来。
为了协调重组、债务处理、付款立场,南京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牵头的工作专班,成了苏宁易购的“超级董事会”。
(未完 待续)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