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金” 饰品的定义
“沙金” 饰品是以 “沙金” 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饰品。沙金是自然金的一种,多来源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由岩石中的黄金经自然侵蚀、搬运后,与砂石等杂质混合形成,其核心成分是金,但含有银、铜、铁、锌等多种杂质,因此纯度远低于纯金(足金纯度≥99%,沙金纯度通常在 50% 以下,部分甚至低至 20%-30%)。
沙金饰品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筛选(去除砂石杂质)、熔炼(将沙金提纯至一定纯度)、塑形(通过铸造、冲压等工艺制成饰品款式)、表面处理(如电镀仿金层提升外观亮度)等步骤,因原料成本低于纯金,成品价格远低于足金、K 金饰品,但外观上可能因表面处理呈现类似黄金的色泽。
二、“沙金” 饰品的检测标准
目前国内暂无针对 “沙金” 饰品的专属国家标准,但因 “沙金” 饰品本质属于 “非贵金属饰品”(金含量未达到 K 金、足金标准),需遵循非贵金属饰品及贵金属检测的通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一)基础检测标准(通用要求)
1、《首饰 贵金属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8043-2013)
适用于检测沙金饰品中黄金、银、铜等金属元素的含量,明确沙金的实际纯度(如金含量是否符合商家宣称的 “沙金纯度”,避免以次充好)。
2、《首饰 有害元素的测定》(GB 28480-2012)
核心标准之一,规定了饰品中铅、镉、汞、砷、铬(VI)等有害元素的限量及检测方法(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沙金饰品需符合该标准中 “非贵金属首饰” 的有害元素限制(例如铅含量≤100mg/kg,镉含量≤10mg/kg)。
3、《饰品 标识》(QB/T 4182-2011)
行业标准,规范饰品的标识标注要求,包括材质名称、金属含量、生产企业信息等,沙金饰品需按此标准正确标注,不得混淆 “沙金” 与 “黄金”“K 金” 等概念。
(二)工艺与外观检测标准
1、《首饰 工艺质量评价规范》(QB/T 4182-2011 配套规范)
针对饰品的外观缺陷(如裂纹、变形、镀层脱落)、工艺精度(如镶嵌牢固度、表面光洁度)进行检测,沙金饰品需满足 “非贵金属首饰” 的工艺合格要求,例如镀层厚度需符合宣称(若标注 “电镀金层”,需检测镀层附着性及厚度)。
2、《金属覆盖层 金和金合金电镀层》(GB/T 12307.1-2021)
若沙金饰品表面电镀金层,需遵循此标准,检测镀层的纯度(如镀金层中金含量)、厚度(通常饰品镀金层厚度≥0.5μm)、耐腐蚀性(如盐雾测试后无明显腐蚀)。
三、“沙金” 饰品的限制要求
(一)成分限制:有害元素与纯度标注
1、有害元素限量(强制要求)
严格遵循 GB 28480-2012,禁止超出以下限值:
铅(Pb):≤100mg/kg(儿童饰品≤30mg/kg);
镉(Cd):≤10mg/kg(所有类别饰品统一要求);
汞(Hg)、砷(As)、铬(VI):均≤10mg/kg;
若沙金饰品含镶嵌物(如玉石、玻璃),镶嵌材料也需符合对应有害元素限制(如《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 的配套安全要求)。
2、纯度标注限制(禁止虚假宣传)
不得将 “沙金” 标注为 “黄金”“足金”“K 金”(如标注 “24K 沙金”“足金沙金” 均属违规,因沙金纯度远未达到 24K(99.9%)或足金标准);
需明确标注 “沙金” 及实际金含量(如 “沙金(Au 含量 30%)”),若表面电镀金层,需额外标注 “镀金” 及镀层材质(如 “沙金基体 + 电镀 Au999 层”)。
(二)标识与宣传限制
1、实物标识要求
按 QB/T 4182-2011,沙金饰品需在明显位置(如内侧、背面)标注:
材质名称:清晰标注 “沙金”(不得简化为 “金”);
金属含量:如 “Au 25%”(若检测后金含量为 25%);
生产信息:生产企业名称、地址或商标(进口饰品需标注进口商信息)。
2、宣传内容限制
禁止使用 “纯金”“真金”“等同于黄金” 等误导性表述;
电商平台、线下宣传中,需明确区分 “沙金” 与黄金的差异(如纯度、价格、保值性),不得隐瞒沙金含杂质、易氧化变色(无镀层保护时)等特性。
文章由高准检验认证中心整理并发布,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